邬达克讲堂 - 朱小地:观念建筑

2023/12/30

11月8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大楼云境厅,朱小地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小地与CBC建筑中心主任、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彭礼孝先生同时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并于邬达克讲堂第14期做专题演讲,为上海交大师生带来一场充满思想张力的盛宴。此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光启讲席教授、设计学院院长阮昕主持。

朱小地、彭礼孝先生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等多位领导、老师合影
朱小地、彭礼孝先生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等多位领导、老师合影
聘任仪式,阮昕代表学院为朱小地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聘任仪式,阮昕代表学院为朱小地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邬达克讲堂

“邬达克讲堂”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的建筑学最高学术讲座系列,邀请名家做客分享,旨在探讨前沿的设计创作、学术研究、教育思想,碰撞面向未来建筑学术发展的思考和观点,探索行业的未来趋势和发展路径。

观念建筑
邬达克讲堂第14期【观念建筑】
主讲人:朱小地

朱小地带来名为“观念建筑”的学术讲座。从长期的建筑实践与思考中探讨建筑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建筑已经成为最大的公共艺术品”。而“观念艺术”一词是否可以引入建筑的讨论中,及其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值得讨论的。现代建筑经过快速发展后,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与错”,还有一种是“美与丑”,这其中更应该被讨论的问题是“美与丑”。按对与错去讨论,最后的结论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必然是趋同的;而美与丑是个性的体现,易引起“共鸣”。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每一位“观众”看到一个作品时,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建筑师失去了“单边解释权”,也就是说,建筑不再只由建筑师来解释,而是靠整个社会整体。若是试图承担互联网时代释放出来的巨大空间,建筑需要更大能量,即被当作“公共艺术品”去讨论。从而易于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建筑师在做设计时,也应该多关注公众对建筑的反馈。建筑是视觉的艺术,必须通过视觉经验去评价。仅使用语言是苍白的,因此需将“隐喻”引入建筑学。隐喻随处存在,但是需要我们发现。观念源自建筑师的切身体验和情感表达,尝试寻找隐喻方法引发观众的联想,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才能激活场地中已存在的能量。

朱小地进而从“自我认同”、“情感与隐喻”、“观念的转译”三个部分切入,分享了“庙雨”、“又见五台山”、“凯州新城规划展览馆”、“又见敦煌”等项目中的设计与思考。

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
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