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会所

项目位于京郊怀柔区神堂峪风景区,山间公路在西侧,与场地隔河相望。场地的南、东、北三面被山体围合。山脊上一段完整的长城城墙将山体的轮廓线勾勒的更加清晰和秀美,也成为这块用地天然的屏障。河道在这里显得更加宽阔,并形成较深的河床,在这里形成了1米多高的落差。从公路到达对面的用地,必须经过一座石头砌筑而成的小桥,东西走向,横跨在河道当中。公路左侧的山体从远处的最高峰一直延伸到道路的边缘,形成向东的走势,其曲折的山脊上也是一段古老的长城,几个烽火台错落有致地立于不同高度的山顶之上。沿山路爬上西侧山坡的第一个烽火台,可以俯瞰对面半坡上的建设场地所处的环境。

从上述最具价值的景观因素出发,将建筑体量分解,按照空间功能将其化为私密、半公共、公共三个独立的建筑。三栋建筑以西侧的烽火台为向心点,在正南至南偏东20度的最佳采光范围内呈扇形错动分布,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地貌并使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也为室内各个空间提供最大可能性的视野。结合台地地形采用错层布置方法,重复的韵律勾描出清晰的空间关系。三栋建筑之间用通廊连缀,自然围合出两个内花园,是每栋建筑可同时拥有郊野和庭院不同格调的景观。

每栋建筑北侧的楼梯间稍高,成为南侧单坡屋面的依靠。每栋建筑的三层西侧退后,留出朝向水面的三个观景露台,作为室外的活动场地。建筑伸向水面的部分无论在夜晚还是白天,都成为河边的一道风景。

采用无边框的落地玻璃窗,整片玻璃直接嵌入清水混凝土梁柱内。在南、西两侧外窗之上设置水平木线条,遮挡去多余的阳光。朝向北侧、西侧的小房间,设计了特定位置的方窗,如画框般提示着窗外的风景。

建筑外墙选用天然和人工两类材料,突出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反差与结合。毛石墙贴近自然的环境,有从环境中生长的感觉。屋面采用青石片,是当地民居的一种习惯做法。遮阳的松木条板,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清水混凝土、低反射玻璃在色彩、质感等方面更加突出现代技术的成果